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评估巡礼 -> 正文

【本科教育教学巡礼】国际商学院、创业学院:数字引领,跨文化融合,实践赋能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07 浏览次数:


一、学院和专业简介

国际商学院创业学院目前为全校最大的二级学院现有师生2200余含国际留学生),学院教职员工101人,其中国家级人才3人,教授14人,副教授29人,“西溪学者”8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近50%,具有6个月以上海外留学经历教师占比近50%,“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90%。学院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金融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贸规则7本科专业。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跨境电子商务为全国首批开设的本科专业,在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A+第1名;在2023年校友会排名中,国际商务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排名(应用型)中获得A++专业,位列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水平第学院以省级一流学科应用经济学建设为导向,设有区域国别学(拉美研究方向)学术硕士专业

二、本科教育教学建设举措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深化数字化转型、强化跨文化培养、突出实践导向“三位一体”的专业升级改造多项举措,不断强化“数字化”“跨文化”“实践化”人才培养特色着力培养服务新型国际关系建设的复合型对外经贸人才

(一)坚持思政引领,强化育人价值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为核心,“六个一”先锋引领为抓手,深入推进“五个一”行动。课堂教学中100%开展课程思政,价值引导和知识技能传授同向同行。获得省级课程思政立项课程1门、思政项目2个、思政案例1个、思政征文1篇,校级思政课程10门、思政项目6个。教师获全省高校思政微课比赛二等奖1项、省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二等奖1项、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优秀奖等,校级思政说课大赛2个,学生获校“十佳大学生党员”6个

 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领头雁”作用,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近年来,学院获批省部属示范“党员之家”1个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省高校党建“双百示范”工程之首批党建示范群1个竞赛+”党支部书记获省高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推动数字化改革,深化专业内涵

对标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将数字素养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各个专业设置数字化模板,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数字贸易方向模块,国际商务专业开设数智商务管理方向模块,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开设跨境电商数字营销与管理方向模块,各个专业设置AI融入课程,AI融入比例高于20%。

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发挥学院多学科优势,计算机专业师资和经贸类专业师资精诚合作,携手开设“商务智能”“GLOCAL模块”课程群。其中“商务智能”课程群开设《人工智能导论》《知识图谱分析》等课程,“GLOCAL模块”开设《解读浙江经济》《解读中国经济》《解读世界经济》等课程。

推动AI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形成了一批高质量课程及教材、示范课堂。目前,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AI赋能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4项;建有《人工智能与多语种国际传播》《DeepSeek原理及实战》等校级人工智能通识课6门。


为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发挥学科导向作用,学院设有拉丁美洲研究所(教育部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中心)、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教育部共建)、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可持续金融研究所,立足于浙江数字经济的实践沃土,在为浙江乃至全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的同时,也为学院课程供给和课程改革提供原动力。


擦亮国际化特色,服务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发展

落实学校党代会精神,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需求,聚焦新型国际经贸关系构建,一方面调整基层教学组织,新设 “新型国际经贸关系”基层教学组织,另一方面,在继续做强“专业+外语”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有全英专业方向的基础上,优化专业布局成功申报并开设“国际经贸规则”新专业,培养服务新型经贸关系的国际化人才


在跨文化交流层面,融通“四课堂”联动,新设“跨文化沟通”2学分课程,新增“跨文化交流实践”实践周等措施,并组织各级各类国际交流项目,为各专业学子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和国际文化沁润环境。2年,学生出国境交换交流人数持续增加,其中2024年参加出国境交流交换学生人数为121人,同比增加20倍,累计参加在地国际化课堂学生人数达300余人,向学校提出的“每个学生有出国境交流机会”的愿景迈向新的一步。


学院还牵头发起丝路电商产教融合共同体之后,依托丝路电商产教融合共同体积极拓展朋友圈,与成员单位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同阿根廷拉菲拉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巴西利亚大学开展了一系列科研、研学、人文等交流活动其中2024年美国密苏里南方州立大学和巴西利亚大学25名师生来我校参加探美浙江研学营”交流活动2025年来自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和巴西利亚大学的30位留学生在浙外参加“暑期小学期”夏令营活动推动青年外交,促进中外文明互鉴。

在留学生培养上,学院进行了系列改革,目前采用大类招生、高年级分专业培养模式,给出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同时,通过开展“探美浙江”等实践活动,增加留学生了解中国、了解浙江、了解杭州的机会,开拓留学生视野,提高留学生作为跨文化沟通桥梁的能力,受到留学生推崇。2024年留学生人数首次突破2位数,并独立成班。目前,学院共有五大洲的39位留学生,其中35名学历生。预计秋季再迎来2个独立留学生班级。


创新实践育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院为浙外跨境电商浦江研究院浙外多语种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依托单位与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国内外跨境电商企业合作,与同花顺、浙商证券等企业联动,经营实体和教学实习基地合二为一,建设有“浙外小和山科学城跨境电商产业园”等校外实践基地

在引入行业、企业资源方面,学院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计划到亚马逊全球开店101时代青年计划,从跨境电商3+1实验班到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育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引入头部企业资源。本学期新引进22位来自“浙江大华技术股份”等头部企业及杰出校友的行业导师

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学院和校企双导师强强携手,让同学们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更精准获取岗位实战能力。新增19门校企共建课程,面向全院学生推出28个暑期小学期精品实践项目,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深融合”的实践模式,将课堂延伸至产业一线、国际舞台与专业场景,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活动体系学院连续2年承办全国数字贸易大赛“跨境直播赛道”总决赛。

在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学院建设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室、大数据与电商安全实验室、金融量化数据分析实验室、计算机软硬件实验室、E-cross众创空间等科研实践和教学实验中心平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学院被评为省十四五跨境电商实验示范中心、省十四五跨境电商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省第三批跨境电商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省级重点支持产业学院


三、本科教育教学建设成果

“十四五”期间,学院建设国家级教材1本、省级教材5本、省级一流课程23门、省级思政项目3个、省级虚拟仿真项目3个、省部级产学育人项目43个。学生获得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5个、省部级学科竞赛奖项141个,包括全国“挑战杯”比赛一等奖(红色专项)。学生认可度在不断提高,申请转入商学院的学生数2024年同比增加了1.5倍学生评教平均分2024年为94.75分,同比增加1.86分为历史最高


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多名毕业生入职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小米集团等行业知名企业,多名毕业生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

当前,学院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紧紧把握与北大合作的战略机遇,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合作,在学校奋力开启国际知名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建设新征程中作出贡献!




Copyright © 2009-2025 浙江外国语学院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9318号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