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评建知识 -> 评建问答 -> 正文

迎评促建|审核评估应知应会知识问答(二十九)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07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教育部评估中心下发的《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通知》和浙江省教育厅印发的《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文件精神与要求,我校将于2025年11月-12月接受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简称审核评估)线上评估和入校考察。

为营造“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校园文化氛围,做好评建工作,学校评建办现推出“审核评估应知应会知识问答”系列专题。介绍评估知识,解读评估政策,欢迎广大师生持续关注。



指标体系:3. 教学资源与利用  
 


X3.1 X设施条件

X3.1.1 教学经费、图书资料、校园网等满足教学要求情况。设施条件是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课堂教学及其他教学活动的“硬件”基础。教学经费是教学资源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的基本保障。学校应优先保障教学经费投入,加强图书资料、校园网络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保障教学经费满足教学改革、建设及日常运行的需要并有效利用。            

X3.1.2 校舍、运动场所、体育设施、艺术场馆、实验室、实习基地及其设施条件满足教学要求情况及利用率。学校设施条件主要包括公共设施(包括图书馆、校舍、运动场所、体育设施、艺术场馆等)、实践教学设施(包括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课堂教学设施(包括教室、计算机房、语音室等)。公共设施应服务于教学,满足要求,方便师生使用;实践教学设施应突出实践育人的理念,与实践教学改革相适应,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课堂教学设施应满足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适合教学改革要求。学校要保障上述设施条件的有效利用。 

      

3.2 资源建设            
B3.2.1 B2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真实项目案例库建设及共享情况。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所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包括教材、课程资源库、案例库以及网络资源、学科与科研资源等辅助教学资源,这是进行课堂教学及其他教学活动的“软”基础。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建成一批优秀课程资源,形成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内容丰富的高水平辅助教学资源。对于学术型人才培养,要着力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建设和开放共享,促进慕课等优质资源平台发展,鼓励教师多模式应用,鼓励学生多形式学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形成支持学习者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化学习新环境;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健全资源共享机制,着力建设课程资源库、真实项目案例库,推动将行业企业优质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       
B3.2.2 B2面向行业企业实际、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教材建设情况。学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材研究和高水平教材建设。对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学校要鼓励和支持专业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参与教材编写,面向国家、行业领域需求,编写高水平教材,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要组织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实际,结合产业发展需要编写教材,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K 3.2.3 适应“互联网+”课程教学需要的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和条件建设及使用效果。学校应积极打造智慧学习环境,借助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智能技术,建设适应“互联网+”课程教学需要的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建设,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开放式学习和泛在学习。            
K 3.2.4  K2产业技术发展成果、产学研合作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情况。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拓和有效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对于学术型人才培养,要着力促进学科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转化为实验项目;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着力将产业技术发展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将产学研合作项目转化为实验项目。      

     


Copyright © 2009-2025 浙江外国语学院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9318号

  • 官方微信